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现阶段,在供给侧改革、脱虚向实的大背景下,政府鼓励向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实体经济发展,加之一轮轮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袭来,融资成本的提高也让地产开发企业纷纷开始寻求转型,产业地产成为热门首选。
物流园、电子商务园、文化创意园等产业园区,得利于精准的产业定位,得宠于政策扶持,城市及房地产行业均对此寄予厚望,不仅国内开发商趋之若鹜,更有国外资金抢占这一轮加速资本积累的先机。然而,随着全国各地城市市各产业园像吃了高乐高一样快速峘起又陆续倒下时,产业园经济迎来新一轮“泡沫论”的质疑。由于交通、基础建设、人才聚集率、国家政策等诸多原因导致产业园出现了空城的现象,被利好环境与政策吸引的新进年轻产业园与传统房企转型的产业园也双双遭受市场打击,面临“招商难”的困境。
对园区来说,通常招商在前,运营在后,但招商再重要,如果没有很好的园区运营,见多识广的企业也会提不起兴趣,就是招进来也难免流失,如此,园区自身和入驻企业都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园区资产的保值增值就会成为空谈。园区运营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招商是前提,运营是保障,招商带来短期效益,运营带来长期效益。
运营招商是产业园区发展之本,是地方政府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产业园招商运营需要对系统资源进行充分梳理和整合,需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政府利益、入园企业效益与运营商利益兼顾。因此,想要化解产业园区运营招商问题应切实处理好以下三大关系:
1、正确认识招大引强
作为园区运营商,招商引资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和行业特性,在企业的快速聚集与招大引强上不能厚此薄彼。不同行业,其特性不尽相同,招商手段也略有区别。
在招商引资中我们要充分考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引进生产型企业,也要注重引进与产业联系密切的生产服务型企业,与企业员工生活相关联的生活服务型企业。
例如,苏州高新区作为东部发达地区先进高新区,在招商引资时便积极筹办各类主题和个性化专业招商会,建好特色产业园;加快分区开发和产业配套区建设,有效整合已具备条件的载体资源,加强成熟载体供应,吸引更多的社会和民间资本进入园区。
2、传统招商与新型招商模式相结合
传统招商模式是为入驻企业提供土地,进行投资建厂、生产。这是一种较单一的招商模式。但是作为园区运营商要面对很多土地上的政策壁垒,操作程序混乱。随着产业地产的不断成熟,目前又延伸了一系列新的招商模式——扶持现有企业,创新融资的方法。结合地方的区位环境,产业发展特点、资源优势等情况,进行生产要素的详细分析规划与扶持。同时在扶持现有企业的同时做大增量、盘活存量,促进产业园区的资源实现整合优化。
3、突出重点,分类招商
作为产业链招商,客户细分是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来源。产业园招商需要提高招商精准度和有效性,建立地区产业发展要素供给,生产生活配套等资源数据库,建立精准招商工作机制和快速联动机制,充分对客户进行细分,实现速战速决,精准发力,快速确定细分客户招商策略。做到重点突出分类招商,对客户进行“量身定制”招商项目,从而渐进成势,为推动入驻企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4、加强政府主导,提高支持力度
政府不仅应发挥政治引导作用,也要营造适宜区域发展的投资环境,加强对于市场秩序的监管与维护力度,进行招商引资活动的管理与组织,同样也要承担项目投资与合作的引领者与主导者。
例如,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在招商引资时,便有着高效快捷的优质政府服务,与政府相关的交易速度很快,成本很低,包括投资许可、城市规划、营业执照、建设许可、劳动力、税收、进出口报关服务和其他监管活动。
5、组建招商网络,建设特色园区
对于企业来说,仅凭借个体的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是无法提高招商引资效果的,区域联动、协调发展才能够借助强强联合来创建特色园区,吸引更多投资者的目光。
例如,成都高新区招商引资时,招商方式由项目招商转向园区招商,引进跨国财团、跨国公司、投资机构等,进行专业园区成片开发;由单一项目招商转向产业集合招商,实现核心项目和配套项目的整体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