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方案》包括
哪些内容?
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发布内容请戳↓
十项行动32条政策措施!《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发布
——热点问答——
新一轮助企纾困稳增长政策突出“政策+行动”双轮驱动,“扩需求+强主体”双向发力,“扬长板+补短板”双管齐下
Q
人民日报:去年以来,上海先后分别于3月底、5月底和9月底出台过三轮助企纾困稳增长政策,今年一开年就出台新一轮稳增长综合性政策,主要出于怎样的考虑,新一轮的政策又有哪些特点?
A
吴清:去年以来,上海积极应对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先后制定出台抗疫助企“21条”、经济恢复重振“50条”、稳增长“22条”三轮综合性政策,年末又出台了支持本市相关行业和企业稳岗留工有序运行若干政策措施,市区两级配套出台相关政策细则近500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去年全市经济运行走出了V型反转态势,一季度平稳开局,二季度深度回落,三季度快速反弹,四季度持续恢复。一方面是一系列政策提供了有力保障,更重要的是中央一系列部署和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特别是市场主体和全市人民都发挥了主人翁的作用,共同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局之年,保持稳增长政策供给力度,对全市经济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为此,我们在全面系统梳理评估去年系列政策实效的基础上,密切跟踪国家新出台的政策举措,广泛调研了解市场主体的困难和诉求,梳理分析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提出的建议,在今年开局起步之际,抓紧谋划推出新一轮稳增长政策措施,总的就是要强化政策协同、政策接力和政策创新,持续巩固上海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重点是“三个突出”:
一是突出“政策+行动”双轮驱动。这是本轮《行动方案》最突出的特征。在政策方面,重点推进了“三个一批”,包括:落实一批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如今年1月9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印发《关于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的公告》,相关政策措施已第一时间写入《行动方案》;延续一批去年以来行之有效的政策,如将经济恢复重振“50条”中提出的纯电动汽车置换补贴延长至今年6月底,又如延续实施稳增长“22条”中提出的绿色智能家电补贴、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奖励等政策;新增一批有利于稳增长、促发展、强功能的政策,比如,提出制订创新型企业总部认定和奖励管理办法,重点面向三大产业、数字经济等领域,对符合标准的企业给予开办费、房租和经营奖励,并在高价值专利培育、人才引进、创新产品采购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便利。在行动方面,不仅紧密衔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安排,明确了全市各部门的具体任务,而且要求各区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发布具体行动方案,总的就是要形成市区联动的“1+N”政策合力,以快速有力的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加快恢复发展。
二是突出“扩需求+强主体”双向发力。扩需求,重点是用好重大活动,如“五五购物节”、“潮涌浦江”投资推介活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颁证活动等;用好重点机制,如推进有效投资协调机制、重大外资项目工作专班机制等;用好重要工具,如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专项消费券等,形成“组合拳”。强主体,主要是针对短期内企业面临的订单难找、成本难降、融资难求等经营困难,延续前三轮政策中的部分减税降费、社保缓缴等措施,复制推广援企稳岗、金融惠企等方面创新做法,将稳增长政策的积极信号传导至广大市场主体特别是困难行业和中小微企业,激发各类企业内生动力和活力。三是突出“扬长板+补短板”双管齐下。扬长板,重点是聚焦拉动作用显著、支撑作用明显的投资、产业等领域,持续放大重大项目带动效应,加快发展三大先导产业、重点产业和未来产业等,壮大“主引擎”。补短板,重点是聚焦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面临新机遇的行业领域,加大全方位扶持力度;比如,提出面向部分重点行业发放专项消费券,针对重点展览展会项目给予补贴补助。
“一年之计在于春”,希望我们的新一轮政策能够给在沪的广大市场主体带来更多的春意和暖意。
针对投资建设领域堵点难点问题,从四个方面推进改革
Q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我们看到本轮政策的一个关键词是“扩需求”,扩大有效投资是扩需求的重要部分,也是本轮政策的十大行动之一,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行动方案》在这方面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举措?A
阮青:从近年稳增长工作实践看,扩大有效投资始终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22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走出了“平稳开局、深度下探、加速恢复”的V型反转态势,一季度同比增长3.3%,二季度下降37.1%,三季度增长9.2%,四季度增长14.3%,累计增速从上半年的-19.6%回升至全年的-1%,全年完成投资9457亿元,规模与上年基本持平。2023年,我们将继续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优化供给结构的重要手段。综合考虑重大项目安排及资金要素等保障,我们将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设定为增长5%左右,总规模将迈上一万亿元的新台阶;其中,重大项目进一步发挥牵引作用,全年安排正式项目191项、预备项目48项,计划总投资2150亿元,比上年投资计划数增长7.5%。
针对市场主体普遍关心的“提升投资建设便利度”问题,我们聚焦“减环节、减时间、减费用、提质量”要求,靶向施策,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改善投资软环境。目前,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已少于100个工作日,其中社会投资项目从拿地到开工平均审批时限不超过30个工作日。
下阶段,《行动方案》提出,针对堵点难点问题,从四个方面推进改革:
一是落实好资源性要素指标“六票”统筹政策,建立土地、水面积、绿地、林地、征收安置房源、工程渣土消纳指标库;在指标平衡方案明确后,将与“六票”相关主管部门尽量简化手续、优化流程,限时完成行政许可审批。
二是全面推广“桩基先行”,对全市各类建筑工程推行桩基础工程施工许可单独发放,无需提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凭设计方案批准文件以及施工许可证的其他法定要件,即可申办桩基础工程施工许可证,先行开展桩基础工程施工。2022年,我市累计核发桩基础工程施工许可证257张,涉及工程总投资近1.2万亿元,开工时间平均缩短2-3个月。三是全面推广“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服务,将水电气网接入申请环节与施工许可办理环节整合,实现“一表申请、一口受理、联合踏勘、一站服务、一窗咨询”。一件事服务自去年11月起正式上线,已助力100余个项目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为企业减少10余个工作环节、减少20余份重复资料,从过去“企业跑部门”转为“部门找企业”。
四是发挥好重要项目协调机制作用,推广实行标准化审批、并联审批、容缺后补等措施,扩大“分期竣工验收”实施范围,最大程度精简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做好用地、环评等要素保障。
实施“消费供给结构优化行动”,全力恢复和扩大消费
Q
解放日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请问今年会有哪些有效措施来提振消费?
A
顾军:去年,整个消费市场受疫情影响非常大,特别是聚集性、接触性消费受限。我们及时出台了一批促消费政策,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五五购物节”等重点活动,基本稳住了全市消费市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比如,首店集聚势头良好,根据第三方机构统计,去年全年上海新增首店1073家,全球新品首发季累计发布新品超过5400余款,上海依然是国际品牌首入中国、国内品牌创新孵化的首选地。今年,随着疫情防控措施持续调整优化,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线下消费场景加快拓展,特别是从元旦和春节的消费市场来看,居民消费热情正在回归,为消费的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将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持续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消费供给结构优化行动”,全力恢复和扩大消费。
一是办好一批重大消费节庆活动。以节兴市,持续打造消费市场新热点。上半年,精心策划组织第四届“五五购物节”,为本市居民和国内外来沪消费者奉献一场精彩的消费盛宴,全面提升全球新品首发季、上海时装周等品牌活动影响力。下半年,也将策划举办一批主题营销活动,落实扩大消费政策措施,加快促进汽车、金银珠宝、绿色智能家电和家居等消费潜能释放。二是加快培育新型消费。鼓励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挖掘壮大首发经济、品牌经济、夜间经济,继续深化全球新品首发地建设,支持引进更多全球新品牌,营造消费新热点。对具有市场引领性的创新业态、模式及创意活动以及对消费市场增长有突出贡献的企业适当予以支持。三是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推动实施商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重点打造“一江一河”黄金三角区域和“大虹桥”东西两片国际级消费集聚区,建设一批高质量商业综合体,打造更多商旅文消费新地标。提升北外滩、苏河湾等水岸夜生活体验区能级。持续推进智慧商圈建设。加快推进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增强社区商业“一站式”便民服务和生活物资保障供应功能。四是促进绿色消费发展。继续实施好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环保替换包装等促进绿色消费政策。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创建国家级绿色商场,推广宣贯绿色餐厅标准与绿色包装,引导扩大绿色低碳消费品有效供给,拓展绿色消费应用场景。
大力推动工业稳投资、稳增长,做好招商引资、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技术改造等各项工作
Q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工业投资对提信心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今年上海在促进工业稳投资方面,将如何进一步推进产业、扶持企业和落地项目?
A
张宏韬:2022年,市委、市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产业系统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工业经济稳中向好,上海工业继续保持4万亿规模,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1.1%,六大重点产业产值正增长约1%,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比重达43%;特别是工业投资实现V型反弹,首次超1700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0.6%。2023年,我们将大力推动工业稳投资、稳增长,做好招商引资、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技术改造等各项工作。一是加强招商引资,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招引优质项目。聚焦“3+6”新型产业体系,加快布局新赛道和未来产业,着力引进一批能级高、规模大、示范效应好的重大产业项目。筹办高质量招商活动。用好进博会等重大活动平台,扩大“投资上海”影响力,我们计划于4月份召开2023全球投资促进大会,届时将邀请一批世界500强及国内知名企业家来沪交流访问、洽谈合作。营造产业创新生态,强化要素耦合,推动工业上楼,为项目提供优质载体、融资、人才服务保障。二是加快项目推进,增强产业投资动力。进入2023年以来,近一个月全市已签约重点产业项目160多个、总投资1000亿元,新开工重点产业项目60多个、总投资超700亿元,率先取得开门红。下一步,我们将做好市区联动、分类推进,在谈项目抓签约落地。落实专员负责制,加快签约落地,挖掘储备一批优质招商项目。在手项目抓开工建设。复制推广“拿地即开工”经验,全面实施“桩基先行”,高效办理项目审批手续。在建项目抓竣工投产。深入企业和项目一线解决困难,推行“分期竣工验收”,倒排节点、加快竣工投产。三是深化技术改造,挖掘产业发展潜力。加大技改支持力度。优化实施分类分档支持政策,用好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政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推进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改造。加快项目示范带动。持续发挥技改对稳投资重要作用,打造100个技改标杆示范项目,带动全市规上企业实施1500项技改项目。支持重点领域升级改造。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建设智能产线、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推动企业实施智能化、高端化等技术改造。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出,在充满希望的2023年,我们将以“比学赶超”的精神状态,全力开拓投资促进工作新局面,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
抓紧落实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精神,锲而不舍推动我市营商环境迈上新台阶
Q
上海电视台:上海昨天刚刚召开了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发布了6.0版行动方案。今天发布的十大行动中第八大行动即为“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请问今年上海将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A
阮青:今年上海推出了6.0版行动方案即《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从深化重点领域对标改革、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监管服务、支持重点区域创新引领、加强组织保障等4个方面推出27大项、195小项任务举措。我们制定这个《行动方案》,主要有四个方面考虑:一是保持延续性。坚持市场主体获得感评价标准,践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服务理念,与前5个版本的行动方案相衔接,在任务安排上既要做好世行对标指标领域的改革深化工作,也要注重整体提升营商环境。二是着力创新性。以深入推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和世界银行新评估体系对标改革为抓手,注重进一步鼓励浦东新区以及临港、张江、虹桥、一体化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先行先试。三是突出集成性。着眼于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等多维度,主要从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公共服务、监管执法、法治环境等方面,在集成创新上用力。四是巩固实效性。切实落实好企业开办变更注销全程网办、工程建设领域一站式施工许可、综合竣工验收、区域评估、代办服务、免申即享、高效监管一件事、轻微违法免罚等改革举措,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的满意度。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各部门、各区、各单位,抓紧落实昨天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精神,锲而不舍推动我市营商环境迈上新台阶。一是加强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以市场化为鲜明主线、法治化为重要保障、国际化为重要标准,贯彻落实好6.0版方案,努力增强政策措施的透明度、清晰性和可预测性,提升政策措施的覆盖面和普惠性。二是深化细化各项任务举措。充分发挥政策措施的支撑作用,从亲清政商关系、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外贸政策、社会政策等多方面加强集成创新,系统施策。三是形成工作合力。将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提信心、稳预期、稳增长的先手棋,加强统筹协调和协同配合,与“放管服”改革、投资促进、招商稳商、企业服务等工作融合推进。加强督查考核,优化全市营商环境考核评估规则,推动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同时,我们还要及时总结典型案例,复制推广经验,形成比学赶超的社会氛围。
全力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努力确保全年就业形势稳定开好局、起好步
Q
澎湃新闻:《行动方案》提出了对缺工企业实行清单式管理和针对性服务、对招录失业人员和应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政策举措,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以及春节期间本市用工保障情况如何?A
赵永峰: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支撑和关键环节。受疫情和春节等因素的影响,去年末以来,部分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为此,市人社局在全力落实国家人社部“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春暖农民工”等专项活动基础上,紧密结合实际,从今年1月就提前启动了本市2023年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截至目前,人社部门通过加强就业形势监测、组织就业服务专员入企服务、提供高效率招聘服务、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开展用工余缺调剂、启动春节期间稳岗留工送温暖等举措,已累计举办各类线下线上招聘活动16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近4万余个,与中西部省份特别是对口援助地区开展60余场劳务对接活动、服务来沪务工人员2.4万余人,为2800余户重点企业解决了缺工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行动方案》各项举措,全力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努力确保全年就业形势稳定开好局、起好步,具体可以概况为“五个着力强化”:
一是着力强化重点企业用工支撑。深入实施“沪岗行动”,开展“3+X”组合式企业用工服务,包括提供招聘信息发布、政策咨询、组织参加招聘会等基本服务,以及代理招聘、“对岗推人”、劳务对接等个性化服务。特别是针对保供应、保运转、重要产业链的重点企业,坚持“一企一策”强化保障其用工需求。二是着力强化各类招聘服务。全面启动线下招聘会,利用“公共招聘新平台”开设“千企万岗云聘会”等线上招聘专区,打造人社局长“直播带岗”品牌,开展“职引未来”系列活动,高频次组织一系列针对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民工的分行业、分领域专场招聘,确保“天天有招聘、周周有活动”。这里再预告一下,下个月我们将举办一场主题为“春风送真情 援助暖民心”的大型线下招聘会,预计有1000家企业参与、提供超过1万个岗位,这也是2020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线下招聘会。三是着力强化劳务协作对接。持续健全中西部劳务协作机制,春节后继续深入云南、河南等中西部地区主动对接,成规模、成批次引进更多劳动力。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培育打造特色劳务品牌,加强零工市场建设,持续巩固中西部脱贫劳动力在沪就业稳定性。四是着力强化稳就业补贴政策落实。积极落实春节返岗交通补贴,1月28日至2月5日期间,企业租用大巴车跨省“点对点”组织外来务工人员返岗,或劳务协作输出地包车输送市外务工人员返岗的,按照实际包车费用的50%给予补贴。同时,今年本市将继续实施重点群体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对招录登记失业三个月以上人员或本市2023届高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按每人2000元给予补贴。五是着力强化稳岗送温暖服务。坚持“暖”字当头,结合我们正在开展的“就业访民情”和人社局长“访企稳岗”等活动,持续推进落实稳岗留工送温暖十六项服务举措,加大力度定向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实实在在地送到广大市场主体和劳动者的心坎上。
通过上述五方面工作举措,我们能够确保春节后本市企业用工的总体稳定可控。
全力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持续优化办税缴费措施
Q
上海证券报: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的重要举措,企业对此的感受度也颇高。请问市税务局,能否介绍一下《行动方案》中税费相关政策措施的详细情况?
A
刘洪波:去年以来,本市税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积极研究税费支持措施,先后形成“税务6条”“税务10条”“税务8条”,纳入全市一揽子支持政策并加强政策落实,为全市经济恢复重振和稳增长注入了源源动力。今年新出台的《行动方案》,税务部门主要聚焦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全力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主要包括:近期财政部、税务总局发文明确的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继续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对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企业继续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继续对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六税两费”;配合市人社等部门落实社保费减免等政策。今年如果国家后续出台新的减税降费政策,我们也将继续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二是持续优化办税缴费措施。近年来,市税务部门认真落实税务总局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和本市优化营商环境措施,通过减资料、减环节,持续优化办税缴费。在延续以往好的做法的基础上,我们今年继续加强税收营商环境建设,优化办税服务,提高办税效率。如在出口退税办理方面,将继续落实好出口退税便利化举措,确保办理正常出口退税的平均时间在5个工作日内;对资质良好的一二类出口企业,正常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将进一步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持续提升出口退税质效,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同时,按照税务总局部署推进“送问办询评”一体化,构建精细化、个性化、动态化的新型征纳互动和纳税服务模式。利用税收大数据实现“政策找人”,确保纳税人缴费人对税费支持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接下来,全市税务部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按照税务总局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认真抓好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为本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贡献税务力量。
实施“货物贸易优化升级”行动,继续全力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促进外贸稳中提质
Q
凤凰卫视:去年全市外贸进出口实现正增长,请问今年我市在稳外贸方面有哪些政策举措或工作考虑?
A
顾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去年,上海克服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等多重压力,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全市货物进出口达到4.19万亿元,同比增长3.2%。今年,我们将实施“货物贸易优化升级”行动,继续全力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促进外贸稳中提质。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充分发挥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物流保障等政策措施的叠加效应,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围绕重点市场、重点行业,以重点展会为支撑,支持外贸企业抢订单、扩产能、增份额。举办“出海优品 云洽全球”系列活动,会同各区和重点区域加大贸易招商力度。放大进口博览会溢出带动效应,提升“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服务平台能级,深化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提升进口集散功能。二是加快新型贸易扩容。深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集聚和培育一批海外仓企业主体,探索建立海外仓综合服务平台。提升离岸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度,做大离岸贸易规模。新评定一批国际贸易分拨中心示范企业,提升国际贸易分拨业态能级。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再制造件按新品实行进口管理试点。持续扩大保税燃料油加注企业规模。三是大力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提升数字服务等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能级,围绕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等产业,推动服务外包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数字贸易,优化数字贸易发展促进政策,加快集聚和培育数字贸易标杆企业,打造数字贸易品牌活动,推动建设上海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四是持续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发挥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外贸重点区域作用,提升外贸领域公共服务能级。落实全面推进口岸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推动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迭代建设,构建“单一窗口”服务新模式。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推进实施新一批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持续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编辑:张晓彤
上海新春第一场新闻发布会,聚焦稳经济!
1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了十大方面的稳经济新政策。
当天,上海市政府将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行动方案》相关情况。
根据《行动方案》,十大方面聚焦在助企纾困行动、援企稳岗扩岗行动、恢复和提振消费行动、扩大有效投资行动、外贸保稳提质行动、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行动、产业创新提升行动、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加强要素服务保障行动、重点区域领跑行动。
助企纾困行动
援企稳岗扩岗行动
恢复和提振消费行动
扩大有效投资行动
加大力度稳外贸、稳外资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