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规划指的是对物流园区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设计未来整套行动方案。物流园区规划有别于国家与区域物流发展规划,又不同于工业与房地产业园区的规划。物流园区规划更偏重于在较大规模的地域范围内,土地布局与功能布局结合的科学性,更突出物流产业的特点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协调等要素规划。
一、物流园区现状
2012年各类物流园区共计754家、2006年207家,增长264%,2008年475家,增长58.7%
园区数量稳步增长,分布格局趋于均衡
我国物流园区布局已发生结构性变化:
(1)北部沿海经济区的园区数量增长较快,已经超过东部沿海经济区金额南部沿海经济区;
(2)长江中游经济区、黄河中游经济区、西南经济区和西北经济区四个中西部区域园区数量上升快;
(3)东部沿海经济区及南部沿海经济区的数量与2008年自身相比,数量有所下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空间上产业转移速度加快,为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东南沿海地区大量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对当地区域经济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客观上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另外经济相对发的的沿海经济区,服务创新速度较快,部分地方政府开始综合考虑园区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实现物流园区的优胜劣汰、优化整合,从粗放式发展走向优化提升,从而表现出园区数量有所下降的现象。
物流园区转型升级态势呈现,增值服务发展较快
目前我国物流园区发展转型升级态势明显,呈现出从土地招商的初级阶段向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的发展阶段过渡的趋势。
仓库/货场租金、办公楼租金依然是目前物流园区的主要收入来源,排在前两位;各种增值服务也开始成为园区的重要收入来源
二、物流园区的未来发展趋势
城市化产生新需求,物流园区服务城市运行的作用日渐增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区不断扩展,原本城市边缘区迅速发展成为市中心区,原有大型仓库、配送中心和货运站对城市交通和环境造成诸多不利影响,从而必须迁出。物流园区有利于促进城市功能分区的合理布局和效能的充分发挥,通过多家物流组织机构在空间集散,公用配套设施建设的集约使用,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集约、节约使用土地。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节点,其服务城市运行、服务消费、服务产业发展的功能将会不断增强,物流园区将成为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
产业转移和升级改变物流运行格局,专业化服务成为发展方向
在现代经济中,物流作为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一个地区现代物流服务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影响其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在全国区域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发展国际物流,“无水港”项目建设成为热点
“无水港”集成口岸、物流、增值服务等功能,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建立无水港,将港口功能引入内陆城市,有助于实现陆地国际物流与海洋国际物流“无缝连接”,密切内陆地区产业与世界各国产业之间的链接,是内陆市场与国际市场一体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