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工业上楼」又添了一把火。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工业上楼」打造「智造空间」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提出三年推出3000万平方米智造空间。上海也成为了继深圳之后,第二个从省(市)级层面发布推动「工业上楼」政策的内地城市。
仅仅半个月之前(9月7日),上海刚在张江科学城创设产业综合用地(M0)。这次提出「工业上楼」,再次把上海的产业用地改革推向高潮。
为什么近期上海要密集出台产业用地相关政策?上海的「工业上楼」和深圳版本有什么区别?上海作为长三角的「老大」,新政经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次上海主动上楼,对长三角其他城市可能造成什么影响?一起来看。
正文:
推出「工业上楼」的背景
在笔者看来,此时推出「工业上楼」,既是上海对前段时间失去「工业第一城」宝座的应对之举,也是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特斯拉强势难掩「上海制造」下滑之困
关于上海需不需要制造业、需要什么制造业问题的讨论似乎从未停止。
作为全球工业门类最全的城市,上海拥有无与伦比的制造业基础。上海的船舶制造、港口机械、钢铁制造排名世界第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航空制造等在全国高居前列。同时,上海还是全球少有的既能造汽车、又能造飞机、轮船、火箭的城市。
然而,「制造业空心化」是特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经过程,强如上海亦不能避免。千禧年以后,上海的第二产业便开始显露疲态。到2018年,上海第二产业增加值为9732.54亿元,增长仅为1.8%;2019年,上海第二产业增加值10299.16亿元,增长0.5%。而2020年-2022年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两项数据继续下滑。2022年,上海工业增加值被深圳超越,后者登顶全国工业第一城。
事实上,这两年上海制造业下滑,除了皆为人知的新冠疫情和中美贸易冲突原因。上海本身的土地资源紧缺、成本高企也导致了大量制造企业外迁,而上海周边的苏州,昆山、太仓等城市,凭借地理位置优势「近水楼台先得月」,承接了不少产业,大大充实了地方工业产值。
这种情况下,要说上海不急,那是不可能的。
2、国家政策支持制造业发展
同时,国家政策也在支持制造业发展。
过去三年,疫情叠加经济疲软,对工业经济的恢复增长形成了严重制约。今年,随着防疫政策放开,「拼经济」成了今年中国发展的主旋律。作为经济大盘的「压舱石」,工业增长无疑被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州、广州、深圳、天津、合肥等城市纷纷提出「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战略目标,以加快制造业发展与回流。如果上海再不有所行动,可能有越来越多企业会被「抢走」。
当然,也有人提出一个理念:上海不需要制造业,只要守好金融这棵「参天大树」,制造业那点辛苦钱赚不赚都无所谓。但事实上他们忽略了一点——工业才是经济之基。历年数据显示,上海第二产业占上海当年GDP的1/4以上,如果把制造业衍生出来的生产性服务业算进来,对GDP的贡献至少在一半以上,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是任何城市都无法忽视的。
3、土地资源紧缺
土地资源紧缺是当下上海面临的最大挑战。工业用地上,近年,上海每年出让工业用地仅为7平方公里左右,去年更是只出让了5.85平方千米,部分开发较早的产业发展区域,用地供需矛盾更为突出,「礼森园区智库」统计,漕河泾、莘庄、金桥开发区等地,部分开发区的储备产业用地已不足百亩。对此,政府只能拔高准入要求,严控增量,这也导致大量优质项目、潜力项目无地可用;同时,本土企业发展壮大,增资扩产需求无法充分释放,大量企业外流到周边土地、距离、成本优势明显的城市。
即便是新增用地,供应周期往往也很长。
重大项目选址地块通常涉及规划调整、控规调整、农地转用办理、农户动拆迁、权益补偿等多个环节,本身供应周期就比较长。而政府为了优化土地、能耗等资源配置,提出了工业用地减量化、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等一系列目标,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重大产业项目的落地效率。
4、存量工业用地尚未充分使用
在新增用地所剩无几的情况下,向存量要增量便成了上海的必然选择。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受用地面积、盘活机制等因素制约,上海的存量用地更新情况远远不及预期。
根据《关于落实「上海2035」,进一步加强战略预留区规划和土地管理的若干意见》,上海为重大项目落地划定了「战略预留区」,而这些土地的使用权仍在原企业手中,被划为「战略预留区」后,区域无法进一步开发;至于原有企业用地的更新,业主往往更希望通过功能置换,把工业用地(厂房)改造为商务办公或商业服务用途,而对于「工改工」的平改,企业普遍兴趣不大。
5、多因素导致工业地产行业需求释放
这两年,当研办类产品空置率居高不下时,厂房却一房难求,包括上海在内的一、二线核心城市,工业用地极为稀缺,成了城市的核心资产。
工业地产需求增加主要源自三个方面:其一,近几年为了规范工业用地使用,多地相继出台了产业准入措施,如新建/引进的工业项目必须进园,许多工业企业面临搬迁;第二,在「标准地」改革的要求下,各地对土地规划、管控、开发等规定趋于严格,投资门槛一再提高。如苏州提出「低于5000万的新建工业项目或企业,原则上不再单独供地」,这样的要求让一众中小工业企业望而却步;第三,产业结构的变化推动传统工业园加速转型,为了满足新兴产业的用地需求,多地相继推出了新型产业用地(M0)、混合用地等复合功能用地,工业地产慢慢变成一个综合体,从一定程度上积压了纯工业用地的发展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业上楼」能够给寸土寸金的大城市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6、REITs快速发展带动工业地产投资价值提升
工业地产作为房地产的替代性项目,客观上经营空间更大,其在现金流生产能力、资产资本化能力、金融工具适用性等方面相比住宅和商办具有天然优势,业内亦有「工业地产开发回归金融」的说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业地产资本化已成为行业共识;另一方面,国家对房地产的严厉调控让地产开发商们感到了阵阵寒意,房企们纷纷寻求业务转型,助推了工业地产的旺盛需求。
众所周知,传统工业地产开发受政策变化影响较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而工业地产投资大、周期长、回款慢的特性导致运营的价值一般要在园区成熟之后才能体现,而这个过程往往要经历数年时间,对开发商的资金链要求极高。随着REITs的发展,工业地产项目得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提前回收资金,以缓解投资商的资金压力。作为工业地产的新兴模式,「工业上楼」能够吸引更多与主导产业相关的企业入园,形成规模化的优势效应;加之「工业上楼」如今正处于政策风口,政府为鼓励企业参与「工业上楼」,会给予投资商一定政策扶持,使投资收益更加可观。
上海工业用地政策的变迁
面对日益紧缺的增量指标与企业实际用地需求的矛盾,上海也出台过一系列对策。
2014年2月,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本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若干意见》,提出「总量锁定、增量递减、存量优化、流量增效、质量提高」的「五量调控」土地管理思路。同时提出将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3226平方公里作为未来建设用地的「终极规模」。
两个月后,2014年4月,上海发布《新版国有建设用地(工业用地产业项目类)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新增工业用地类项目施行20年弹性年期制度,不再执行之前的50年期标准。这一政策的出台,让传统拿地开发模式变得异常艰难;而手中握有大量存量工业用地资产的企业,由于50年期不受新政影响,变得奇货可居。
2016年,《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出台,给上海的制造业划了一道红线:即制造业增加值不低于GDP的25%。同时市领导还提出「以效益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环境论英雄」的「四个论英雄」,这也成了日后上海投资准入的新衡量指标。
2019年4月,在推进郊区零星工业用地减量化的大背景下,上海接连发布《上海市低效工业用地标准指南(2019版)》和《上海产业用地指南(2019版)》,提出2020年规划工业用地规模为550平方公里,到2035年减少至320-440平方公里,这意味着未来上海还会有更多的工业用地转型为其他类型,如科研设计用地(C65)和产业综合用地(M0)等。
三个月后,2019年7月,上海首推9幅「标准地」,对拟摘地企业的亩均税收、亩均产值、单位产值能耗、产业导向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也标志着上海产业用地资源配置和利用进入以质量为先的新阶段。
2020年5月,上海发布《关于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促进产业投资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工业用地容积率不低于2.0、通用类研发用地容积率不低于3.0的要求。而单层厂房几乎无法达到这一要求,可以说这里就为日后「工业上楼」做好了铺垫。
今年6月,上海出台《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时隔7年重提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达25%以上,这也彰显了上海守住制造业的决心。
城市的发展寸土寸金,对于企业最为关心的土地问题,上海曾明确表示「不会让一家先进制造业企业因为土地问题无法落地」。因此,在新增建设用地极为紧张的状况下,通过「工业上楼」,提高工业用地利用绩效成了必然。
上海版「工业上楼」解读
如今,上海「工业上楼」的条件已然成熟。
首先,上海相当一部分企业属于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轻制造」领域,它们生产工艺先进、生产设备轻、生产过程震动小,具备上楼的「硬性条件」。
其次,上海有相当一部分存量工业用地掌握在国有企业手里,这些土地不仅不仅面积大,位置好,而且历史成本极低,通过「工业上楼」盘活存量资产,不仅能够让闲置资产得以充分利用,赋能国有企业转型;而且由国有企业牵头建设,也符合「工业上楼」国资当先的特性。
第三,自2018年深圳率先提出「工业上楼」起,包括珠三角的深圳、东莞、佛山,长三角的杭州、嘉兴,以及山东青岛等地相继推出了「工业上楼」政策或指引,对「工业上楼」的准入与指标进行了细化;同时,各地也诞生了一批优质的「工业上楼」案例,推行「工业上楼」的基础日臻完善。
而在《措施》未推出前,上海各区已经开始了「工业上楼」实践。
比如,2023年5月,上海浦发国力智能产业基地扩建,该项目是上海浦东首个非平台国有企业存量工业用地城市更新项目,采取「工业上楼」新模式,为金桥开发区医疗器械、5G智造、汽车研发等提供优质的标准厂房和通用研发类物业;位于上海金桥的金桥·擎天以高端装备为产业方向,以首层「重生产」、中区「中试生产」、高区「轻生产与研发」为基本格局,并科学规划了层高范围、楼板承重、电力供应和垂直交通配套;位于宝山高新区的金地威新·宝山科创园建设运营项目,总投资6.8亿元,对地块实施「零增地」技术改造,运用「工业上楼」路径将容积率提升至2.5...
看上海的具体政策
1、可以切换用途的上海版M0
原文:上海将从以下五方面推动「工业上楼」,助力工业占比「再上层楼」。一是优化规划调整环节,释放制造业发展空间;二是推出产业综合用地,加强产业功能混合;三是强化资金支持,激发「工业上楼」积极性;四是整合要素激励,吸引制造业企业入驻;五是落实精准管理,积极稳妥推进项目建设。
解读:这里有两个亮点,一是「工业上楼」与产业综合用地(M0)相结合,上海的M0目前适用范围仅限于张江科学城220平方公里的产业基地和产业社区内项目(后续可能向全市扩散),与其他地方的创新用地相比,上海的M0允许存量产业用地根据不同生产阶段的实际需求,将研发功能与实体制造在同一地块或同一建筑内实现使用转换。也就是说,这家企业以前可能是做办公研发,但增设生产环节以后,可以直接在同一宗土地上进行。二是强化资金支持,「工业上楼」市场动力不足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前期推动必须有政府政策支持,补贴方向可能包括建筑补贴、贴息贷款、产业奖励等。
2、野心「不大」的上海
原文:鼓励国有、民营和外资等各类主体参与「智造空间」建设,力争三年推出3000万平方米,其中生物医药板块500万平方米,涌现一批科技含量高、核心竞争力强的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从数字上来看,上海的野心比深圳小多了。深圳的政策是每年2000万平方米的新增载体持续5年,相当于5年1个亿的体量(目前深圳所有工业空间也就2亿平米出头)。而上海的工业空间是深圳的两倍有余,却只提出了每年1000万方的「小目标」。究其原因,一是上海土地的紧俏性和节地需求没有深圳大,毕竟上海有6000多平方公里土地,土地资源约束是客观的,但土地紧张是相对的;二是上海与深圳产业结构不同,上海很大一部分优势产业如钢铁石化、航空航天、军工造船、重型装备等均为重化工业,无法上楼。而深圳多以轻工业为主,大部分企业都可以上楼;第三,「工业上楼」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若市场消化动力不足,可能造成大量空间空置和资源浪费,在国内内卷严重,外资变数较大的情况下,循序渐进的做法也更为稳妥。
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医药板块「分配」到了500万平方米空间,原因一方面上海生物医药创新策源能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生物医药也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而且,生物医药具有「轻型生产、环保型、低能耗」等特征,符合上楼的条件。有了这些载体之后,前些年外迁的生物医药企业就可能回归,毕竟上海的生物医药基础是全国最好的,它们能在上海实现从研发、小试、中试到验证、规模生产、总部办公等的全链功能。而且,上海政府也在谋划允许在C65用地上开展风险等级低、环境污染小的中试项目,与「工业上楼」形成联动。
3、「工业上楼」不再补缴土地价款差额
原文:上海将尊重产业规律和企业意愿,按实际需求确定项目容积率和建筑高度,对存量工业用地提升容积率的项目,不需用补缴土地价款。同时,「智造空间」项目允许混合配置工业、研发、仓储、公共服务配套用途等功能。
现有工业用地改造后不改变用途,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可不再补缴土地价款差额,这也是各地「工业上楼」的常规操作;至于配套比例,由于笔者没有看到原文件,无法进一步解读,但参考深圳等地,居住配建比例一般需满足项目整体内部收益率≤4.5%的要求,即大原则还是「保本微利」。
上海「工业上楼」对长三角的影响
推行「工业上楼」有三个前提条件——土地资源紧张,企业有上楼意愿,产业相对较轻。
分析国内外「工业上楼」比较成熟的城市,都是早期工业起家,后期三产高度发达,为了承载高端制造业发展而「被迫」上楼的。而长三角地区,节地需求不如珠三角强烈,且产业相对偏重,很多企业不具备上楼条件。目前来看,长三角地区,除上海外,只有杭州、宁波、南京、苏州四地高端制造业较为发达,真正具备推行「工业上楼」的条件。事实上,以上几个城市新增工业用地(厂房)实际上已经默认要上楼了,只是还没有系统性文件出台。而有了上海作表率,几座城市相继跟进或许只是时间问题。至于长三角其他城市,包括已经在推行「工业上楼」的嘉兴、无锡等,由于需求有限,暂时看不到大规模推行「工业上楼」的必要性。
作者:王翀(笔名“不思量”),园区在线主编,某浙大系企业品牌总监,咨询经理,拥有8年园区运营、园区咨询、品牌管理、行业研究经验,尤其擅长园区品牌创建与战略研究工作。
产业招商专业自媒体【园区产业招商】
超过22000园区招商人关注了我们!
关注公众号:园区产业招商
自动加入产业地产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