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自建总部曾是一种流行趋势。这种做法不仅能让企业以较低成本获取土地,还能在开发过程中保持更高的控制力,并且享受土地增值带来的额外收益。然而,近年来,这一趋势出现了显著变化,许多大型企业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土地需求,甚至选择退回已经获取的土地。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经济逻辑?未来的产业用地市场又将如何发展?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大企业的土地策略转变
过去,大型企业纷纷通过自主拿地、自建总部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版图。这种做法对于企业而言,不仅可以节省中间环节的成本,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开发进程,并且从土地增值中获得额外的利益。同时,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能够吸引大型企业入驻,对于带动当地产业链的发展和提升地区经济活力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近两年来,这种趋势似乎发生了变化。许多大型企业开始更加谨慎地对待拿地自建的行为,甚至有些企业在拿地数年后选择退回土地,而不是进行开发。例如,蚂蚁集团在杭州之江板块拿下两块地,原计划打造集团总部,却在一年后申请终止合同,退回地块。小米在上海徐汇区拿下的商办用地,也因长时间未开发而被收回。普华永道在三亚的培训学院项目也处于停工重新评估的状态。
这些退地事件与过去龙头企业积极拿地自建的热潮形成了鲜明对比。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变化呢?
经济形势与经营状况的影响
首先,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对企业的经营策略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即使是头部企业也面临着业务扩张需求的减少。它们需要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确保公司稳健发展上,而对于需要大量资金沉淀的拿地开发行为,则需要更加审慎地进行资源和资金的配置。
其次,我国发达城市的高品质商办物业供应充足,甚至在近几年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状况。这为大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和议价空间,使得它们更倾向于选择租赁而非自建,以降低经济压力。
此外,曾经的土地增值红利在当前也变得难以预测。在土地稳健增值的时代,龙头企业拿地自建总部可以在空间租赁、配套运营等方面获取长期收益。但如今,商办市场的瓶颈和招商的内卷使得这部分红利大大削弱,导致大企业失去了拿地盖楼的动力。
产业用地供需矛盾显现
大企业拿地需求的收缩,对各地产业用地的供需格局产生了影响。原本能够吸引龙头企业拿地、带动产业链聚集的情况,现在变得不再那么理想。大企业不再积极拿地,而中小企业又缺乏独立拿地的资金和开发运营能力,这导致了产业用地供应结构上出现了一些错配的问题。
存量产业用地的盘活策略
面对这一趋势,各地需要提高对存量产业用地盘活问题的关注度,并调整操作思路。首先,必须加快构建起产业用地评估与处置的长效机制,以应对不同形势下的存量用地盘活工作。及时盘点和评估当前的存量用地状况,才能实时掌握存量土地资产的动态,及时且有针对性地制定盘活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闲置期。
在这方面,上海的方案值得借鉴。上海市规划资源局表示,今年上海全面开展了产业用地“两评估、一清单、一盘活”专项行动工作,计划处置低效产业用地不低于45平方公里。其中,“两评估”指的是产业用地综合绩效评估和综合价值评估,“一清单”指的是产业用地ABCD四类绩效用地清单,“一盘活”指产业用地的盘活路径和具体实施。
其次,在资产底数盘清的基础上,及时制定盘活策略,该调整的要及时调整。重新评估城市存量用地的结构与规模,对盘活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作出调整,才有可能得到合理的盘活效果。
此外,加快提升国有园区平台的专业化开发与运营能力也是关键。在产业园赛道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专业的事必须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才能成功。各地必须加快提升国有园区平台的专业水平,包括开发规划与招商运营能力,以有底气为存量产业用地兜底,亲自下场做好盘活工作。
最后,探索更灵活的供地模式,掌握土地盘活的主动权。例如,针对无法独立拿地的中小企业,可以推出更灵活的供地方式。同时,针对土地回收的问题,上海则提出要形成“产业结构调整、闲置土地收回、出让人单、双方协商解除合同收回、土地使用期限届满收回、因公共利益收回、节余土地分割转让、依合同约定退出土地、土地置换等土地收回政策子工具”,以确保闲置土地及时回收与再盘活。
结语
产业用地退地潮的出现,反映了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经营策略的转变。面对这一趋势,各地需要提高对存量产业用地盘活问题的关注度,并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应对。通过加快构建产业用地评估与处置的长效机制、及时制定盘活策略、加快提升国有园区平台的专业化开发与运营能力,以及探索更灵活的供地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确保产业用地的有效利用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这场产业用地的变革中,我们看到了经济逻辑的深刻变化,也看到了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让我们拭目以待,看各地如何巧妙地盘活存量用地,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