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湾示范区:争当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这里,曾经是一望无际的荒滩地、芦苇丛,历经12年的精彩蝶变,如今已是南黄海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成为国家战略棋盘中的一枚“活力棋子”,是全省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前沿阵地”。今年上半年,通州湾示范区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7%,高于全市2.9个百分点,增速列南通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4%,高于全市15.5个百分点,列全市第一;工业销售增长12.9%,列全市第二;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3.8%,列全市第一;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5.2%,列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95%、税收收入增长7.85%,税收收入对全市总收入的贡献度提升31.8%。建筑业总产值、保费收入等指标持续保持全市领先。通州湾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陆忠华表示,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改革任务,更深层次实现跨江融合,更大力度向海发展,更大格局推动江海联动,在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上下功夫,加快将通州湾打造成江苏沿海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承载地。招大引优
在建工业项目总投资623亿元
盛夏的通州湾“热气腾腾”,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施工现场处处紧张繁忙,建设者们只争朝夕,连续奋战,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台台机器轰鸣不息……通州湾示范区位于江苏省最东端、长江入海口北翼,地处上海一小时都市圈,与上海同处万里长江入海口,位于黄金水道与海岸“T”字形接合部,既有出江入海的开放通道优势,也有紧邻上海的开放窗口优势。今年是南通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示范区始终把招商引资摆在头版头条,把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快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努力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捷报频传。示范区成功举办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上海)合作交流会、共建石化双循环基地(深圳)合作交流会,英国、日本、新加坡专题推介等境内外招商活动50余场次。新签约项目77个、总投资超260亿元,其中新签约并注册5亿元以上内资项目14个,新签约并注册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5个,提前完成市级全年考核任务,其中2个项目被认定为重大制造业外资项目。向“新”而行
打造成江苏沿海新质生产力重要承载地
走进南通星汉机械有限公司,很难想象,占地仅25亩的工厂里,竟然“藏”着一家冠军企业。星汉机械致力于研发和制造五轴以上数控高端磨齿机,应用领域覆盖上汽、比亚迪、吉利、蔚来、小米等知名汽车品牌,客户遍布全球。高增长的背后,除了市场需求大,离不开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目前公司已拥有30件授权专利。“齿轮加工对精度要求高,原来国内高精度的机床都是国外进口。通过研发攻关,经过第三方检测机构认证,我们产品的加工精度已可媲美国外设备。”厂长唐钧说。一根钢绳能有多大的牵引力?君威钢绳索具(江苏)有限公司的钢绳强度能达到业界最高的2160级,一根直径66毫米的绳索强度可达450吨——大约相当于110多头成年大象重量。着眼不同应用场景锻造一根钢绳,君威还突破国际垄断,开发出可用于深海探测的特种钢绳——全长1.7万米无接头,并且能够防腐蚀不生锈。“去年我们新增600家用户,远销中东地区及俄罗斯等国际市场,今年销售收入有望突破3亿元。”企业负责人宋自武介绍。 中铁建大盾构基地所在地,两年前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荒地。如今,一座长达300米、高达36米的单体工业厂房矗立眼前。车间内,一台台大型盾构机正在紧张装配调试。这座由中铁十四局在通州湾投资建设的重大项目,从事大直径盾构装备制造和再制造,也是中铁建旗下唯一的大盾构制造基地。“基地边建设边生产,去年投产到现在,已有10台盾构机顺利下线。”车间党组织书记扈吉新介绍,目前还有4台盾构机同时在生产,其中最大的一台开挖直径达16.09米,将用于厦门第三东通道项目的海底掘进施工。近年来,通州湾示范区围绕“五园一城一基地”空间布局,主动参与谋划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打造通州湾石化双循环基地,通过“基地+拓展区”“总部+协同中心”“飞地孵化”“离岸创新”等模式深化跨区域合作,助力全市打造上海大都市圈“1+8”北向支点,成为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功能疏解、策应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的重要配套区。向“新”而行。通州湾示范区围绕海洋装备、石化新材料、现代纺织等主导产业,在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上下功夫,持续培优做强主导产业集群,加快将通州湾打造成江苏沿海新质生产力重要承载地。聚力产业培优,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机械制造、纺织印染等传统产业设备更新、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重点立足纺织产业转型,加快涂料数码印花技术迭代,推进新凯奇、东嘉宏、通大等企业智能车间(工厂)建设。全年新增星级上云等“智改数转网联”项目50个以上。全力突破新兴产业。推进恒光、中铁十四局、斐腾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下半年力争2 家企业获得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实现零的突破;推进中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通州湾科创示范区落地,加快形成石化先进基础材料研发、中试、产业化发展链;推动钦实佳美向船舶海工“设计、施工总承包”全产业链延伸、中铁大盾构换刀机器人智能建造工艺迭新,强化利柏特核电模块、蓝水漂浮式风电等行业领先技术研发应用,打造全省海洋产业新质生产力高地。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利用“能源+”优势加强与华为等企业合作,规划建设通州湾智算中心,构建算力生产供应、数据开放共享、智慧生态建设和产业创新聚集平台,赋能数字经济发展。前瞻布局招引深海作业装备、智能无人平台等项目。支持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及渔业工程研究所试验基地发展,促进深远海养殖装备等未来产业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做强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南通基地,与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深度合作,构建沿海新质生产力立体生态……港产城融合
3年时间建成千亿级沿海工业新城
在南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打造“一枢纽五城市”,成为南通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其中,“突出向海发展,建设全国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再度赋予通州湾示范区落实“海洋强国”战略,推进江海联动和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更大使命。放眼更大格局,通州湾示范区实现产城融合、建设港口新城的梦想越来越近。通州湾因港而生、依港而建。建设优良的深水港是通州湾的立区之本和核心竞争力所在。早在2022年1月,交通运输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南通港总体规划(2035年)》,通州湾主体港区规划岸线37.3公里,可建设116个20万吨级及以下各类泊位。三港池1#-3#码头主体结构基本完成、引堤全线通车。通州湾还有着江海联运的独特优势。去年,通州湾港区河海交界水域获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批复同意,成为江苏首个、全国第二个获批的河海交界水域相当A级航区。 5月28日,首艘装载钢材的内河船经由东灶港闸顺利靠泊通州湾三夹沙西港池华腾码头。与通过沿海水域经长江口至长江相比,在航程上可以节省68%。且内河直达水水接卸模式与内河转运区中转模式相比,减少一次装卸和一次驳运,运输成本可节省约30%。按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部署,通州湾正在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的重要构成,同时加快打造江河海贯通、公铁水互联的港口集疏运体系,逐步形成海运直达、江海转运、内河集散、水陆连通的独特综合集疏运体系。与此同时,按照南通市委市政府擘画出“一主三副”的城市空间格局,通州湾示范区作为南通城市副中心,被列入城市发展的全局规划。在通州湾这片土地上,一幢幢现代化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一片片崭新的楼宇不断完善城市的配套功能——今年,通州湾示范区持续夯实民生基础,围绕教育、医疗、文旅等群众感知度最强的领域,努力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放大生态宜居优势,让城市生活既显高大上,又带烟火气。聚焦居民职工对“吃穿住行、游购休闲”等业态的新期待,推动核心区商业由量的快速增长向质的有效提升转变。推进洲际假日酒店、东安荟商业广场等优质城市功能项目建设运营;紧盯高品质功能业态“查漏补缺”,招引一批无人网约车、西餐厅、运动健身中心等知名品牌项目,培植发展以法美瑞房车4S店为代表的首店经济、微尔达仓储式服装卖场、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满足个性化、多层次消费需求,以浓厚的“烟火气”不断提高“新通州湾人”的幸福感。巩固市直名校合作办学成果,打造从学前教育到普通高中全学段优质教育链升级版。第一人民医院通州湾院区门诊开诊,稳步开展村卫生室优化改建,以区—镇—村三级问诊模式为主导,加快建成高质量区域医共体。港城融合,做强经济“强支撑”,通州湾正迎来跨越发展的黄金期。随着蓝海新材料这一中石油亚洲体量最大的单体项目三季度开工建设,福莱特、华能等百亿级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未来几年示范区的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等重点指标将保持“井喷式”增长。一幅港产城融合的宏伟蓝图正在徐徐展开。面对未来,陆忠华表示,我们将全面聚力“三提升”“三突破”工作主线,持之以恒抓实项目、培优产业、做大总量,3年左右时间,一座千亿级的工业新城将矗立在江苏沿海;再努力奋斗5到10年,一座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高颜值现代化滨海湾城将展露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