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桂中了进士后,曾上书皇帝,说和州是文人荟萃之地,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的人都能出口成章,要朝廷多到和州选贤拔能。皇帝看了奏本后就派了一个吏部官跟陈廷桂一道来和州察访。
这是一个冬天,他们一行人来到和州时,天色已晚,就在一家客栈住了下来。吃了晚饭后,准备各自回房休歇。这时,店主正伏案在香油灯下记账,灯光很暗,店主用手拨了拨灯芯。吏部官员一见,有心试试店老板文采,于是顺口出了个上联:“灯暗手拨指沾油。”店主也没听到吏部官员讲什么,还在专心记他的账,因为天气太冷,店主手中的笔冻住了,他便把笔尖放在口中哈气,哈好后又继续写。吏部官员见店主没回答,觉得扫兴,便问陈廷桂:“你不是说和州各行各业的人都能吟诗作对吗,这个简单的对子店主怎么对不出来呢?”
陈廷桂说:“他的下联已经告诉你了,你怎么还不知道?店主刚才不是暗示你了吗,他的下联是:笔冻嘴哈唇带墨。”经他这一说,吏部官员大吃一惊。
第二年夏季,那个吏部官员又跟陈廷桂到和州察访。他们来到大西门桃花桥,正看见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在放牛,吏部官员想考考这个孩子有没有文化,就说:“喂,小孩,我出个对子给你对,怎样?”没等小孩回答,他就把上联念出来了:“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咩——”这个小孩胆子小,见生人老是跟他说话,就把牛一鞭子赶下河,掉头就走。吏部官员望了望陈廷桂,好像在问:“他怎么吓跑了?”陈廷桂对他笑笑,说:“小孩已经把下联对出来了,你还不知道吧?”
“他是怎么对的?”
“你没看见吗?他一鞭子把牛打下河,水淹了牛鼻子,牛鼻孔扑了一声,这正是他在给你对的下联呐,他是说:水牛下水,水淹水牛鼻,扑——”
吏部官员一听,哈哈大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