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绍兴二年生,和州乌江人,张籍七世孙。他10岁时,金人进犯和州,为避战乱随家迁居芜湖升仙桥畔。16岁两次参加乡试,均名列第一。绍兴二十四年参加廷试,当考官将前三名考卷呈皇帝亲阅时,宋高宗读张孝祥文章拍案叫绝,倍加赏识。批道:“议论正确,词翰爽美,宜以为第一。”消息传开,轰动朝廷,文武百官,争相抄录张孝祥文章,要求结识拜会,一时传为佳话。
张孝祥中状元时,正值秦桧把持朝政之际。他虽尚未封官任职,但不畏权势,大胆上书皇帝为岳飞鸣冤辩诬:“岳飞忠勇,天下共闻,一朝被谤,不旬日而亡,敌国庆幸,将士解体,非国家福也。今朝廷冤之,天下冤之,陛下所不知也,当亟复其爵,厚恤其家,表其忠义,播告中外,俾忠魂瞑目九泉,公道昭明天下。”疏言虽使赵构皇帝深为触动,但由于秦桧怀恨,不久张孝祥被诬入狱,直到秦桧死始获释。获释后历任承事郎、签书镇赤军节度判官、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显谟阁直学士兼都督府军事、领建康留守、荆南湖北路安抚使。还先后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州县主管。乾道五年(1169)春,张孝祥回芜湖不幸病逝,年仅37岁。后人在《吊和州状元坊》诗中寄哀思道:
一代状元千古岑,豪词驳得主和喑。
桥边哭过缘何死?乡里至今不断吟。
诗中第三句十分惋惜他过早谢世,“三十六桥头哭”,他刚“哭过”便死了,岂不痛哉!
张孝祥仕宦生涯15年,其政绩颇著。他竭力主张“尽舍拘挛,扫除积弊,去其所以害治者,而行其所当为者”,并力求赏罚分明,提倡广开才路,不拘一格,录用真才实学的人,废并冗官,蠲免民间积欠,赈救灾民等。他身体力行,言行一致。在出任荆州地方官时,亲自主筑寸金堤以防水患,建万盈仓以储漕运,修甲仗库以备军需。史载:“荆州当虏骑之冲,自建炎以来,岁无宁日。公(指孝祥)内修外攘,百废俱兴,虽羽檄傍午,民得休息。”
张孝祥一生反对和议,积极主张抗金。他处在当时“和战两言”的政治斗争中,未能一展抱负,其悲愤激切之情,发之于诗词。他的词直抒胸臆,气势豪迈,想象丰富,是南宋早期豪放爱国词人中有大影响的作家之一。绍兴三十一年十月,金主完颜亮亲率30万金兵占据历阳,十一月战败毙命。张孝祥闻讯写了《辛巳冬闻德音二首》诗,其一曰:
帐殿称觞送喜频,德音借与万方春。
指挥夷夏无遗策,开阖乾坤有至神。
南斗夜缠龙虎气,北风朝荡犬羊尘。
明年玉烛王正月,拟上梁园奉贡珍。
诗突出欢庆采石大捷,热情赞扬主将指挥有方,祝望宋军乘胜追击,返回故都普天同庆。隆兴元年(1163),张孝祥在建康留守席上吟下了激动人心的《六州歌头》,词曰: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诛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鹜,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词一气呵成,音调悲壮苍凉。上片写沦陷区的凄凉景象;下片抒发壮志未酬的忠愤之气,使席上军事重臣张浚闻之罢席而去。
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得知和州开凿三河,欣然应邀返里,撰写《三河记》并亲书刻碑,碑曰:“胡昉治历阳,令行禁止,道不拾遗,于是始以人民之余力开‘三河’;曰千秋、曰姥下、曰石跋。因民之利,不劝以从,雷动风偃,天造地设。……将不独吾千里蒙其利,为保障、为茧丝,昉其任是责哉。”是年,宋孝宗悉其贤,大书“惠政堂”三字匾赐予和州州守胡昉,以表彰其功名。张孝祥在和州州守胡昉席上,热情作《菩萨蛮》词曰:
乳羝属国归来早。知君胆大身犹小。一节不须论。功名看致君。 镇西楼上酒。父老为公寿。晚祝太夫人。年年对诏新。
同年,张孝祥遭谗言罢官,从桂林北归时,写下《念奴娇·过洞庭》一词,把月夜洞庭湖上的明洁幽美自然景色,和他肝胆如冰雪的光明磊落胸怀融成一体,形象鲜明,构思奇特。后来,同代人周密将是词编列为《绝妙好词》开篇之作: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张孝祥善于诗、词,精于书法,尤以词著称。遗有词作223首,诗作328首。内容充实,记录了他的思想、生活的各个侧面。他师法苏东坡,曾把自己的诗词挂于书室,请人评论有没有赶上苏东坡,可见其刻苦学习其人的精神。他高亢激越的爱国词作,对同期爱国诗人陆游和稍后的爱国词人辛弃疾都有一定的影响。问世有《于湖集》等。今存《于湖先生文集》40卷,《于湖先生长短句》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