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视觉中国
近年来,我国把减税降费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助力企业降成本。
/
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措施,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税负。
全年将减轻市场主体税负超过4000亿元
会议指出,过去五年通过实施营改增累计减税2.1万亿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为进一步完善税制,支持制造业、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持续为市场主体减负,会议决定,从2018年5月1日起,一是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预计全年可减税2400亿元。
二是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将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由50万元和80万元上调至500万元,并在一定期限内允许已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让更多企业享受按较低征收率计税的优惠。
三是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电网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
实施上述三项措施,全年将减轻市场主体税负超过4000亿元,内外资企业都将同等受益。
有评论认为,减税对企业对股市是实打实的利好,减少的税收,直接转换为企业利润,减少企业的负担,改善营收和利润水平。增值税是普遍税种,降低1个点不少了,大约减少税收2400亿元,相当于股市一年的印花税税收水平了。国家减税,实打实的让利于企业。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连续组织的企业降成本大型调研显示,近年来我国减税降费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财科院研究员徐玉德曾表示,2015年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显著,减税降费作为“降成本”的一部分,在实现企业减负,推动企业新旧动能转换方面发挥了直接且重要的作用。
企业家呼吁为企业减税
近年来,我国把减税降费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助力企业降成本。同时,一些企业和企业家反映税费负担仍然偏重,呼吁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早在2012年两会期间,李东生认为,中国的税务问题依旧是结构性问题,建议首先考虑降低增值税,“降低增值税的比例,实际上就是降低商品的价格,对于降低通胀有直接的帮助,对拉动内需也有直接的作用。”其次,他建议对企业利润当中转投资部分减税,鼓励再投资。最后是企业减负和对小微企业的减免税。两会代表、委员表示,通过结构性减税,可以大大减轻生产者即实体经济的税负,吸引经济中各生产要素涌向实体经济;增加小微企业持续发展信心。
近年来,企业家通过网络呼吁为企业减税已有多例,包括福耀玻璃的曹德旺曾公开了一笔中美投资的成本收益账,发现“中国制造”的综合税负比“美国制造”高35%;娃哈哈的宗庆后表示,实体经济艰难的最大原因是税费负担重,他在节目中批评中国乱七八糟的税费太多了,光费就要交500种,建议减税、扩大税基,降低投资成本。
马云多次呼吁为企业减税,让小企业活下去、活得好!在去年3月的国家税务总局与全国工商联在京共同召开的座谈会上,马云和刘强东同时为减轻小微企业税负进行呼吁。
马云发表意见称,大企业有政府的政策扶持,有各种资源,以贷款为例,只要有银行流水就能拿到。大企业享受了远超于小企业的待遇,享受更多资源,就该承担更多责任,理应成为纳税主力。他以阿里巴巴自身为例介绍:目前阿里巴巴经济体有超过1000万卖家,近5亿活跃买家,直接创造了3000多万就业机会。仅2016年,阿里巴巴集团合计纳税238亿元,平均每个工作日纳税1个亿,同时,平台上企业纳税超过2000亿元。
马云认为,对于小企业该考虑的不是如何征税,而是继续减税减负。“小企业是在互联网上寻求生存机会”,马云说大企业享受很多资源优势,力量越大责任越大,理应是纳税主力,而小企业每天考虑的是生死存亡问题,如何让小企业活下去、活得好,才是国家税收杠杆调节真正应该考虑的地方。
马云还强调,税收征管需要新技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精准提升管理和调控能力。“当税务部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后,税收将更精准、更科学、更公平,真正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力工具。”
刘强东更是提出了完善网店登记和税收征管制度,维护线上线下公平营商环境、完善电商税收征管制度等建议。
5年为企业减负超2万亿元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本届政府任期内,被视为“政策风向标”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至少已有33次议题涉及“减税降费”。国务院客户端带网友一起回顾了政府这5年来“减税降费”的系列大动作。
数据显示,过去5年,我国累计取消、免征、停征和减征1368项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本届政府以来,减税降费措施累计为企业减轻负担超过2万亿元。
以下附政府减税降费大动作一览(来源:国务院客户端)
综合自中国政府网(微信号:zhengfu)、国务院客户端人民网-财经频道、中国青年网、第一财经日报、经济日报、公众号“秦朔朋友圈”等
值班编辑:张弘一
审校:陈睿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