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在我国早期的园区开发中,政府主导的园区开发公司一直扮演着园区开发“市场”的绝对主角。这时的园区开发公司虽采取公司化机制,但更多附属于政府管委会,在园区开发中也主要是进行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
随着我国园区经济的发展,标准化厂房、创业大厦、孵化器、产业综合体等产业地产逐步兴起,使得园区开发已不仅仅是招商引资的载体,产业地产开发和运营本身就成了一种房地产业务,造就了众多的产业房地产商。其中也不乏一些误打误撞闯进“行业”中的产业投资者或房地产开发商,不知不觉地成了“园区开发商”,致力于园区开发业务,并在市场的洗礼中逐步成长起来。
近年来,在我国的产业园区开发建设中,市场化的园区开发商正在成为一个活跃的群体。
作为国际上一个成熟产业门类,作为国内一个新兴产业,园区开发产业方兴未艾。可以预见,未来,政府主导的园区开发商、国际园区开发商、本土园区开发商等都将会活跃在“园区开发”行业。
2019年受经济和政策调控影响,房企纷纷业务收敛和聚焦,“主业为基”再次成为主旋律。拿地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凸显。随着公开市场招拍挂竞争日趋激烈,“产业+”拿地模式因获取地块面积大、拿地成本相对低,其重要性和可行性再次被房企普遍关注。
从实际案例上看“产业+”仍有可行空间,仍能成为开发商获取商服和住宅用地的创新拿地模式。但是,模式方法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再是“标准化→全国复制→规模扩张”的住宅开发思路。
产业地产商模式是地产开发商在工业园区或其它地方获取土地,建设基础设施以及厂房、仓库、研发楼等,然后以租赁、转让或合资等方式进行项目的经营和管理,最后获取开发利润的开发模式。从本质上来说,产业地产商模式与传统的住宅开发模式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优点是对产业经营要求低,资金回笼快,缺点是地产开发商与整个产业结合不紧密,难以形成产业辐射力。
产业地产赚的是什么钱
第一道是资源整合的钱:即是为政府招商引资,产业落地的好处费。很多时候,第一道钱强势产业方才是拿大头的主,开发商完全是跟在背后喝口汤。
第二道是土地整理和开发销售的钱:产业地产是一个投入大、回报慢、周期长、风险大的行业,不像住宅地产可以高周转。产业地产商在现金流上如果无法平衡前期巨大的投入,那么随着开发的深入,很可能因资金链断裂而功败垂成。所以,通过适当比例的房地产开发销售,回笼资金,达到现金流平衡,是产业地产商活下去的唯一途径(不差钱的开发商除外)。
第三道是租金和资产升值:租赁收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现金流之外,甚至成为重要的盈利端口。另外,租赁收入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用来做资产证券化。
第四道是软性服务运营的收益:一方面,运营方可以整合多方资源,搭建全方位的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帮助需求双方资源对接,从而获取服务增值收益。另一方面,可以构建产业孵化基金,早期介入项目,助力园区企业成长。
未来产业运营的软性服务收入,一定会代替销售、租金等硬性收入,成为主流。
疫情是对产业地产的一次洗牌,一方面导致停工停产,对产业链、生态链、人才链、资金链产生严重影响;另一方面疫情会催生新投资、新模式、新业态、新基建的出现,促进产业地产的功能逻辑向生态圈逻辑升级。数字化转型也将使产城融合,智慧园区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