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厂房集聚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简单说就是“卖脑子”、卖设计。它包括文化产业、设计类和建筑类三大块。一些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对GDP的贡献居各行业之首。作为现代服务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创意产业是二三产业的结合点。上海市有4000万平方米的老厂房,每个厂房都有几十年乃至近百年的工业历史,它是上海民族工业的见证,也是上海民族工业发展历史的缩影。然而,目前这些厂房要么闲置,要么廉价出租,有的甚至被直接拆除,开发商品房。
去年年底,上海市经委首批推出了田子坊、八号桥、创意仓库、周家桥创意之门、设计工厂、时尚产业园、传媒文化园等17家创业产业集聚区,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左右,把老厂房特有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变成激发创意灵感、吸引创意人才、集聚创意产业的新载体。产业创意化,创意产业化,不但保护了老工业建筑、缓解了社会矛盾,而且符合科教兴市的主战略,形成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让创意延续历史
苏州河北岸,有一幢20世纪20年代修建的四行仓库,外表沧桑,历史厚重,但推开同样厚重的黑色大铁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截然不同的现代艺术空间:灰色的水泥圆柱整齐矗立,白色的天花板向前延伸,黑色的楼梯,纵横的钢索,错落的空间结构,简洁明快的线条……这座有80多年历史的仓库,迎来了它的新生———创意仓库。
伴着轻快的鼓点、优雅的音乐,模特们身着新潮服饰,闪亮登场,来回走着台步,两侧的观众不时爆发出热情的掌声,这是英国时尚品牌推广会……场地中央的街舞表演充满阳刚之气,流利的动作透着前卫和叛逆,灯光如丝,酒香醉人,创意设计领域的朋友们一同品酒、起舞,这正是经典威士忌芝华仕公司的Party……可爱的米老鼠睡在吊床上,机智的小熊维尼在探险,蓝蓝的天、绿绿的树,这是创意仓库的童话版———迪士尼童装发布会……“创意仓库保留了工业革命时代的印记,它是历史,它是有价值的。它的价值远远比我把这栋楼拆掉以后所得的地皮价格高。”创意仓库的设计者刘继东如是说。1999年,刘继东建立的四行仓库是上海最早的创意产业园区之一,许多公司选择到这里来举办文化商业活动。
12000平方米的仓库里,有十几家创意设计公司,其中大部分是有境外背景的创意工作室,以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境艺术为主。他们看重的是创意仓库的历史元素。老仓库的历史文化底蕴、想象空间有助于创意灵感的激发,也有助于入驻企业展示自己的个性文化,这里拥有写字楼、格子间所不具备的创意元素。刘继东把仓库60%的面积用作公共面积,他觉得创意产业的从业者需要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一同分享成果,一同创业发展。公共面积越大,越能融合。
四行仓库外表依旧,仓库里现代与历史在交融,新兴产业与古老建筑在对话…… 创意园区就是作品
在万航渡路,有一座醒目的建筑:纯蓝色的外表上,纵横排列着黄色的点和线。过路人可能想不到,这幢时尚的建筑,居然是一座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老厂房———亚洲电焊条厂。而现在这已经成为一座创意产业园区,名叫周家桥创意之门。厂房内部精心设计的角楼、错层别具一格,路标、饰品也与众不同。醒目的颜色、时尚的造型,与保存下来的大柱子、大铁门,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现代与历史在碰撞中融合。创意产业中心,本身就是总经理林良的个性化作品。
“创意之门本身就是我的作品,就是我的创意”,林良说,“整个园区要投入500万元,预计三四年可收回投资”。
建立一座创意产业园区,离不开合适的“外壳”。林良告诉记者,“外壳”的历史越久越好,离市中心越近越好。创意基地都偏爱厂房,因为厂房的高度够大,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市区的旧厂房最受青睐。
寻找到合适的外壳,必须注入新的生命———内装修。创意之门的公共部分由林良负责设计装潢,为了吸引到时尚、顶尖的创意设计公司,林良力求与众不同,保存一些原味。各公司的地盘则由他们各自负责。
林良曾开过画廊,认识不少画家朋友。在创意之门举办画展,让更多搞创意设计的人知道了创意之门。朋友带朋友,在一期7000平方米的空间内,现已融合了设计、摄影、广告、多媒体、会展等30多家创意产业公司,招商率达到90%。这些公司过去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周围都是不搭界的行业,现在集聚起来,能更好的形成产业链。
创意产业园区的优势很快得到了体现:长宁路街道两侧要搞美化工程,长宁区找到了创意之门。林良对各公司宣布消息后,设计、策划、制作,楼上楼下、隔壁邻居都成了合作伙伴。锦盒文化有限公司与画家戴明德联手,很快就开始设计了。 培育人才孵化产业
漕宝路上有一幢老建筑,老上海人可能知道,这是上海面包厂,从前上海市的面包大部分是这里供应的。现在,老建筑披上了深灰色的新外衣,上方醒目的写着“DesignFactory”(设计工厂)。厂房内,橙黄色的走廊向前延伸,两侧是一间间的专业教室,或摆满电脑,或挂满了设计作品。学生们有的在全神贯注地搞创作,有的在热烈地讨论着作品,有的在听课……
这就是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设计工厂”。与其它创意产业集聚区不同,设计工厂重在培养人才、孵化产业。这里既有视觉艺术、工业设计、动画制作、版画制作等教学实习基地,也有学生创意产业孵化中心。而从今年五月起,进入这里的人员范围扩大了,从事创意产业的学生,两三人组建一个创意工作室,凭一份商业计划,经过筛选即可入驻。设计工厂提供18平方米的工作间,每月只需交纳四五百元的成本管理费。
上师大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魏劭农告诉记者,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既懂设计,又懂管理和创业的高素质人才,单纯培育设计师不够,还要培育其创业能力、管理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并通过孵化让其成为产业。美术学院规定,学生从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到四年级上学期,必须到设计工厂进行全面实践,带项目学习。设计工厂通过与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和都灵理工学院等著名设计院校合作,将设立意大利设计中心。意方不定期派设计师来讲课、交流,这为学生提供了国际化的教学背景。
产、学、研三位一体是设计工厂最大的特色,魏劭农自豪地介绍说,“产”包括了上师大美院设计中心和多家设计公司;设计中心面向中小型企业,他们普遍缺乏设计能力,设计中心可以为他们提供各类设计方案以及品牌形象、营销方案等。“学”指工厂可以培育美术学院的七个设计类专业。一些国外大公司也参与进来,直接培养人才;“研”是指工厂内有城市公共形象设计中心和城市建筑与环境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作为公共设计的教育平台,设计工厂目光长远,着力培养既懂设计,又能创业的新兴力量,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后续资源。
创意上海,设计未来。让创意产业成为都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留存历史,注入时尚,创意产业园将为城市增添新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