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厂房成“聚宝盆”
新华网上海频道11月1日消息: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划和集群化的趋势,使市区一些废置的旧厂房焕发青春。传统工业厂房与现代商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机结合,让双方相互摩擦“生电”,形成令人瞩目的新经济模式。下月淮海西路原上钢十厂地块将出现的上海雕塑艺术中心,将会是沪上又一个崭新的时尚地标。
2005 年上海市政府已将发展创意产业写入《上海2004 ——2010 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上海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也使创意产业找到落脚之地。据了解,目前上海已初步形成18个各具特色的创意产业基地,涉及工业设计、建筑设计、计算机软件设计、服装设计、旅游品设计、电子游戏设计、艺术品创作和交易、动漫设计与制作、影视制作、传媒代理等创意产业领域,云集了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家创意企业、超万名的创意人才。
几年前美籍华人陈先生买断泰康路旧厂房数年使用权时,看中的只是周围原汁原味的石库门房子,当聘请瑞典艺术家进行改造后,艺术家、创意工作室蜂拥而至,目前日租金已经超过6元/平方米,供不应求的局面让陈先生既惊讶又高兴。同样,苏州河南岸的旧粮库,经台湾设计师登琨艳作内部改造后变身为身价百倍的“艺术仓库”;在建国中路的八号桥,保留了原来钢结构的老厂房,却变身为上海时尚创意中心;莫干山路的春明工业园区,几年内已经吸引了国内外百余位艺术家,他们在此开办画廊、平面设计等百余个创意工作室……在浦东、长宁、静安和杨浦等区,通过旧厂房改造,不同定位的创意产业园区随之不断出现。下月,上海雕塑艺术中心在上钢十厂改造后的厂房中落成,相关的画廊、特色酒吧、艺术酒店、个性商店也将如星伴月。
业内人士介绍:在纽约以旧厂房为主改造的S OHO 区早已成为全球个性化的产品销售中心,在巴黎市区的不少厂房已经成为许多艺术家的画室或工作室。在北京一万多平方米的798工业厂房已吸引了百多家文化机构。参照国务院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及财税对新办文化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上海作为试点区域将吸引更多国内、国际的文化、创意人才进驻。市区旧厂房将以大空间、钢结构和自身的历史渊源为特点,成为更多的创意产业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