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区产业投资环境分析
长三角,这是个存在已久远,却是最近才轰然乍响,几乎在一夜之间受到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它位于长江入海口,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区域内共有1个直辖市———上海,3个副省级城市———南京、杭州、宁波,江苏省的苏州、无锡,浙江的湖州、嘉兴等15个城市,土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人口7534万人,占全国的5.9%。
近年来,长三角以其良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科技教育和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2004年上半年,这一地区以占全国2%的陆地面积和约10%的人口数量,创造了全国26%的GDP,完成了全国37%的外贸出口额,吸引了全国52%的实收外资,其经济总量领先于我国另两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
经济上,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16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5000亿元大关,达到28775亿元,比2003年增加了4977亿元。从总量比重分析,200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提升,由上年的20.4%上升到21.1%,提高了0.7个百分点。从增长速度分析,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增速均值达到15.6%,其中最高增速为17.6%,最低的亦为13.6%,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1和4.1个百分点。长三角已经成为拉动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地区。
从增长速度来看,三大板块,江苏增速快。上海增速最低,为13.6%;江苏沿江8个城市中最高的增速达到17.6%,最低的增速为14.7%,增速均值高达15.9%。浙江7个城市中增速最快的达到17.0%,最低的增速为13.6%,增幅均值为15.5%;江苏8市平均增速比浙江高0.4个百分点,比上海增速快2.3个百分点。从江苏、浙江全省的情况看,同样如此,2004年江苏GDP增长14.9%,快于浙江增速0.6个百分点。
交通与基础设施,经过多年的建设,长江三角洲已初步形成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以上海为龙头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基地奠定了基础,推动了长江三角洲更广泛地融入全球经济活动。
教育科研方面,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古文明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重教育的传统,经济的全面领先也使这个地区的文教水平达到历史最佳水平。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无疑代表中国高校的最高层。这一层次的大学是学科比较齐全的研究型大学,它们不仅要面向长三角,还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争做世界高水平大学;不仅要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难题,还要承担相当的基础研究任务,培养大批研究人才。另外,专业性较强但又不仅仅面向本地的全国性重点大学在某些专业方面具有全国一流甚至世界前沿的水平,但不一定所有学科都齐全;为长三角经济服务,但又不仅限于此。然后是主要是为长三角和本地服务的省级大学。最后,社区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它们是职业人才的培养基地。
优惠政策方面,长三角地区的各个城市都开辟了特定的地区,作为招商引资的基地和园区,并制定出相应的税收和产业优惠政策。针对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业15个城市的政府部门纷纷出台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以鼓励和吸引高附加值的产业进驻,带动本地经济加快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在今后想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长三角地区都将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有潜力的一块热土,对于投资者来说更是一块价值不菲的黄金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