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区位于上海市西部,松江新城南部高铁片区之内,是松江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沪杭客运专线松江南站和轨道交通9号线松江南站站交汇于基地西部,交通条件良好。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东至北泖泾,南至规划申嘉湖高速公路(S32),西至毛竹港,北至老沪杭铁路,用地面积约13.62平方公里。
规划理念
规划中体现了“融合共生、复合集约、低碳生态、幸福宜居”的发展理念。
融合共生:规划沿谷水大道(人民大道向南延伸)轴向延伸融入新城;通过创造多元就业机会,形成包容式发展;根据各阶段导入主体人群的不同配套相应的服务设施,创造有机生长的居住社区。
复合集约:规划采用复合开发的社区发展模式,激发城市活力;通过集约式发展,提升土地价值。
低碳生态:规划通过衔接区域铁路(沪杭客运专线)和市域轨道交通(轨道交通9号线、22号线)引导地区居民高效便捷出行,采用公交主导的低碳出行模式;规划依托全市生态网络空间基础,整水筑廊,体现社区规划的生态优先。
幸福宜居:规划针对不同人群类型配套相应设施,与松江新城现有设施形成差异化配置,完善服务设施体系;通过景观塑造,传承松江新城历史文脉,营造地区特色。
发展规模
用地规模:规划总用地面积1362.43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1162.86公顷。
建筑规模:规划总建筑量约97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量约600万平方米(新增住宅建筑量约585万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及社区配套设施总建筑量约350万平方米,其它建筑量约20万平方米。
人口规模:地区居住人口约18.8万人。
功能定位
松江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高端商务和生态居住为主导功能的宜居宜业型复合城区,形成“依托新城、高铁带动、交通便捷、设施完善、环境生态、就业丰富”的发展特色。
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双轴双心,多廊多片”的规划结构
“双轴”——沿谷水大道(人民南路向南延伸)形成松江新城至高铁片区的区域性公共服务轴线;沿玉阳大道形成东西向地区性公共服务轴。
“双心”——高铁站周边地区形成服务长三角的商务办公中心,凤栖湖周边地区形成地区生态商业休闲中心。
“多廊”——沿沪杭客运专线和南北向主要河流形成多条生态廊道,与南部市域黄浦江生态廊道相贯通。
“多片”——规划共形成8个主要功能片区。
土地使用规划
规划总用地面积1362.43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1162.86公顷。
规划居住用地427.0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36.72%。其中住宅组团用地346.67公顷,配套社区服务设施用地15.24公顷,配套基础教育设施用地65.14公顷。
规划公共设施152.36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3.10%。
规划公共绿地220.60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8.97%。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273.2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3.50%。
规划市政公用设施用地39.27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3.38%。
规划对外交通用地29.79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56%。
规划仓储物流用地14.17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22%。
规划特殊用地6.37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0.55%。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构筑新城级、地区级和社区级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新城级公共服务设施中心主要位于沪杭客运专线松江南站附近,由高端商务中心和周边商业设施构成;地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中心主要位于凤栖湖周边,是以当地居民及周边社区居民和产业园区就职人员为主导服务对象;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为主,以本地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结合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设置。
道路系统和市政设施规划
基地边界道路系统较为完善,等级较高,形成“一快四主”的干路格局,分别为申嘉湖高速公路、谷水大道、金玉路、松卫公路和北松公路,构成了对外联系的大通道。
基地内部形成“两横三纵”的次干路系统,横向分别为申嘉湖高速地面辅道、和玉阳大道,纵向分别为南乐路、百雀寺路和老松金路。规划结合用地状况局部适当加大支路网密度,以增强街坊的可达性。支路宽度以24米、20米、16米为主,优化慢行交通空间,以提高支路系统的生活性,增强社区活力。
沪杭铁路和沪杭客运专线两条铁路通过规划范围,其中沪杭客运专线在基地内设有松江南站。轨道交通9号线以地下型式穿过基地,并在基地内设置尽段站点松江南站站。
规划设置综合交通枢纽1处,区域公交客运枢纽1处,公交首末站5处,加油站5处,公共停车场3处,公交保养场2处,出租车营运站2处。
市政基础设施综合考虑区域给水、排水、电力、燃气、通信、邮政、环卫、消防、水利等设施的均衡配置和合理布局,保留区域内现状污水厂并向东扩建,最终规模达23.8万立方米/日,总用地面积约27.43公顷,新增2座污水泵站,每座占地面积约0.14公顷;新建1座220KV变电站,用地面积约1.78公顷,保留现状南门35(110)KV变电站,用地面积约0.4公顷,新增6座35(110)KV变电站,每座用地面积约0.24公顷;结合共建设施设置3座通信机房,每座建筑面积约250-350平方米;结合共建设施设置2座邮政支局和1座邮政所,每座支局建筑面积约1700-2000平方米,邮政所建筑面积约160平方米;新建环卫停车场1处,内含环卫管理等设施,用地面积约1.5公顷;保留现状消防站,用地面积约2.2公顷;保留4座现状水闸,规划新增12座水闸。
图纸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