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震惊全球的消息在各大媒体刷屏:欧洲与中国就电动汽车进口关税问题接近达成解决协议,此前欧盟于 10 月底落地的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条款或将取消。这一戏剧性的超级大反转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和深层原因呢?
一、反转突如其来:关税政策的戏剧性转折
(一)加征关税条款出台
就在不到一个月前的 10 月 31 日,欧盟曾落地一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条款,规定了不同车企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关税征收,如比亚迪税率为 17%,吉利汽车 18.8%、上汽集团 35.3% 等,这一举措给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欧洲蒙上了一层阴影。
(二)接近达成取消协议
然而,11 月 23 日,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在接受德国新闻电视台采访时透露,欧盟同中国正接近就取消对华加征的进口电动汽车关税达成解决方案。这一表态瞬间引发全球关注,新能源汽车股也随之出现波动,多数高开。
二、关键因素探究:促成反转的背后力量
(一)特朗普当选的影响
特朗普在竞选时宣称当选后要对全球挥舞关税大棒,不仅针对中国,对欧洲也不例外。其将于明年上任,在这一潜在威胁下,欧洲若同时面临美国和中国的关税压力,处境将十分艰难。汽车作为欧盟的重要经济支柱,尤其对于德国等国家意义非凡。因此,欧洲选择在特朗普关税大棒到来之前,与中国加强合作,避免无故树立竞争对象,这成为促使关税政策反转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中方积极沟通周旋
自加征关税条款落地后,中方始终没有放弃努力。持续与欧盟进行积极沟通,展现出解决问题的诚意。德国等欧盟国家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方周旋,与中方一起说服欧盟各成员国。事实上,欧盟内部对于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并非完全一致,德系车企在全球汽车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与中国汽车企业同属世界第一档,这也为双方通过沟通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
(三)中国庞大市场的吸引力
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庞大,过去五年汽车销量占比不断攀升。2023 年,中欧贸易额高达 7830 亿美元,日均贸易往来超 20 亿美元。这充分表明中欧双方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市场对欧洲企业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欧洲企业难以忽视中国这个超级大市场,这也促使其重新审视与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贸易关系。
三、未来展望:全球合作趋势的新契机
此次中欧电动汽车关税问题的大反转,不仅仅是双方贸易关系的调整,更可能对全球合作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在特朗普当选这一背景下,欧洲与中国加强合作,为应对未来可能的冲击做好准备。这一趋势或许还将延伸至中日、中韩等关系,在共同 “目标” 的驱动下,未来几个月全球有望掀起一轮 “反特朗普的交易”,各国之间将加强紧密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推动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
![](https://www.yuanqu123.com/zb_users/upload/2024/10/20241013194808172882008817004.png)
![](http://www.021cf.cn/2021/%E8%91%9B%E6%AF%85%E6%98%8E%E7%9A%84%E5%90%8D%E7%89%8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