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芳,女,1942年6月出生,和县城南乡沈家山人。庐剧演员,民间艺术家。1956年,在县文化部门举办的文艺调演中,以表演唱《十双红绣鞋》崭露头角,并赴芜湖专区汇报演出。
1957年,被县庐剧团招为学员,专攻青衣花旦。因她个头较高,身体较魁梧,多扮演正面人物形象。1963年,她在现代戏《妯娌之间》中扮演马秀姑,荣获芜湖地区戏曲汇演优秀奖。“文革”后,剧团停止一切排练和演出,她先被调到西梁山窑厂当制作砖坯的工人,1973年,又被调到西埠水泵厂当翻砂工。几年后,再次被调到县粮机厂当油漆工,直至1980年提前退休。
1980年后,民间剧团“忽如一夜梨花开”,遍布江淮大地。武道芳此时常年在皖中一带乡间演出,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在表演艺术上,她大胆地将皖东、皖中地区的民歌(如山歌、秧歌、船歌、渔歌、茶歌、门歌等)和民间小调(如旱船调、龙舟调、采茶调、摇篮曲等)有机地揉进了庐剧的唱腔之中,还偶尔插入一些高音花腔。其演唱特色是,音域宽广,音色柔和,吐字清晰,口语易懂,委婉合韵,高低转换自如,表演真挚感人,充满了皖江地区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最精彩的是,她从小练就了“三声小锣到台口”——张口就唱的硬功夫,形成了独特的老腔庐剧——“武道芳唱腔”。安徽省有关文艺团体曾组织青年学员专门学习“武道芳唱腔”。
1981年某一天,安徽海威特音像公司将大批音像设备运到了和县五显集,为正在演出的武道芳录制音像磁带。后来,武道芳的大部分作品被拍成多部、多集电视连续剧,被大陆和台湾等地多家音像出版社和音像公司灌录成大批量的音像磁带和VCD光盘销售。
1988年武道芳被省内戏剧界特邀参加了“安徽省民间表演艺术家协会”,并被推选为协会主席。1995年9月10日,鉴于武道芳对庐剧表演艺术的突出贡献,她被特邀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国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系列大展,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其参展作品《皮氏女三告》等经典庐剧荣获优质奖。2006年,其艺术成就和突出贡献受到省内外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安徽日报》首先以《迟开的山花》为题进行了宣传,和县电视台也拍摄了《迟开的山花》专题片予以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