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乌江土产小白籽卫花,色白绒长,名噪大江南北。远自洪武年间,延至民国时代,南京、上海、汉口等地的棉花行,都要挂上一块“本行出售乌江卫花”的金字招牌,以抬高身价。清代和州学正吴本锡曾留有诗曰:湖州丝绵被天下,温暖不如乌江花。贾舶欲来天气好,家家白雪晒檐牙。
相传明太祖定都南京后,据京城五十多公里的乌江,便成了京城的西大门。朱元璋为保卫京城,在乌江咽喉之地驻有重兵,乌江卫由此定名。乌江虽小,商业却繁盛。有小南京的美称。但那时的商贾在乌江主要是贩运稻米。至于棉花,以南京而言,多数来自长江下游的南通。
当时南京有一家顺义花行,店主东叫施善良,是个有名孝子。他只生一个独子,名学增。学增知书达礼,随父早晚照应花行,生意做得很大。
这日,正是隆冬大寒季节,外面飘着鹅毛大雪。店东施善良步出店门,见门外街道青石路上有一只白布小包。施店东猜定,这是过路人丢失的,于是叫店伙计们好生看管,待有失主寻物时,需问明情由,如能说明包裹中物件方可取走。但是,直到天黑时分,仍不见人来认领。于是,施善良叫伙计把包裹取进店内,打开一看,原来白布包内盛有上白籽棉约二斤。拨开棉絮,絮中围有白瓷茶壶一把,壶中开水抚之尚烫手。壶盖上贴有白纸一张。书有“让雪锁暖花中王,上苍悯生赐瑰宝。借此奉献孝仁人,乞望笑纳莫嫌少。”
施家父子见此奇物,甚觉怪异。更想起包袱在冰雪中安放一整天,不但不见沾上冰雪,且壶中开水还烫手,看来包内棉花真是花中之宝。他们不知此宝的由来,于是,仔细查看白布包,发现布角上隐隐印有“西楚霸王归骨之地德昌行赈”数字。经少东家学增思考,认定此卫花来自乌江。但不知此花和德昌行有何关联?施家经营棉花业多年,从未去过乌江,为弄清这锁暖之花的来由,施善良偕子携包去乌江一访。
那时乌江沿河岸有一家德昌花行。店主邵先行,子承父业,以花行为生已久。邵先行为人忠厚不图暴利,且乐善好施,他家有个规矩,每年冬天都要纺棉布缝棉衣赈济孤寡,这个规矩沿袭几代了。邵先行无子,仅有一位娇女,乳名苇娘,年至笈笄。出落得秀外慧中,聪敏伶俐。父女俩相依为命,勤守祖业。
施善良偕子既至乌江河沿,见到邵氏父女。邵先行问明来者,当他得知施家父子,乃京都有名的顺义花行行东,急忙行礼请客入室。彼此寒暄完毕。施善良命学增出示白色小包裹,并细说得到包裹经过。邵先行苦思后说:“敝人继父业在小地乌江设德昌行已久,却从未听有宝花之说。”学增即递上白布包接上说:“邵大伯可知这白布的来龙去脉。”邵先行审视良久说:“我家年年由小女苇娘纺纱织布染成蓝色,缝制棉衣济贫,从无白布出店。”这时苇娘在一旁若有所思地说:“我记得我妈在世时说过,先祖公当家时,东地有个老妪,孤独无依,种有几分棉田,收些籽棉年年要来我家出售。祖公悯其无依无靠,凡是她送来的籽花,不计好坏一律高价收下。
有一年天大寒,祖公怕这位老妪冻坏,叫人送去棉衣,但她不要。她说,只需数尺白布即可。于是,家人改送了几尺白布去。”邵先行经苇娘提醒,说:“亏你好记性,我也听说有此事。”
苇娘接着说:“有一年冬里,这孤老太太来此对我祖公说,我要远行,多年来承你照应,无以为报。现我留有籽花一包在家里,相公如若不嫌弃,请命人来取,也算我给相公的敬意。祖公因她礼轻义重,籽花包裹取回后没有擅动,收存在宅内柜中。我看少主人手中的白布包和我家收存的十分相似,莫非二者即一物?”
邵先行经苇娘一说,若有所悟地说:“确是相似。”于是请施家父子进宅观看老妪遗下的,快十年的白布包。
苇娘小心地从柜内取出布包与施家带来的布包相比,二者乃出一手。再打开这从未拆过的布包,其中也有上白籽棉二斤余,棉絮中夹有布条,写有:“天道自古知恶好,孝仁之家有善报。香花苦果由你栽,殃祥祸福由你了。”经检验,此花也有锁暖奇效,由此使施邵家两家为这样的巧合称奇不已。
次日,由邵氏父女陪同,前往老妪居处查看。知十年前老妪已不知去向,其住处几乎空无一物。唯见土堆上隐隐遗有七绝一首,诗云:“陋室宝堂君莫笑,蛛丝满梁又何妨。虚荣假华岂我求,独求人间无寒霜。”施、邵等人读此句后,深为老人不求富贵但求物华的豁达心胸所感动,于是邵家决定出资买下老人的住房和薄田。入春,由苇娘率家人用老人留下的棉籽,精耕细作,早晚操劳。
入秋,瘠地上长出一田好花。其色泽之白,绒毛之长大大超过长江下游南通的棉花。且具有所谓让雪锁暖之功的宝花,仅棉田东南角上数株而已,摘下秤之只有三、四两籽棉。施、邵老少两代至此始悟到这位老妇人,所赠予两家的四斤宝花,非经十年筛选难以得之。
施、邵两家联名收宝花进献给太祖,马娘娘如获至宝,召苇娘进宫。苇娘在内宫细禀此花之来历。别看马娘娘是个大脚娘娘,却也是一个颇有见地之人。当即说:“此老妪非常人也,她精心造物,并以孝仁之家托其遗志,更有撮合施、邵两宅联姻之意。用心良苦,可誉为女中精英。我愿一见,以礼相待。”当即命人四处察访,但因老妪去向不明,无从完旨。
于是,就由马娘娘作主。令学增娶苇娘为妻,并奏明太祖拟对施、邵两家加官进爵。奈施、邵两家念物力之维艰,且无功于太祖,坚辞获准。特别是学增苇娘夫妇俩无意荣华富贵,双双留在乌江,承老妪的遗愿精心选育良棉。于是乌江卫的棉花名盛南北,赢得南北棉商竞相挂起“乌江卫花”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