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节先生戴重
戴重(1601-1646),字敬夫,初名九重,明万历二十年,生于历阳河村。《和州志》载:“戴重远祖仲礼,明太祖朱元璋取和阳,从征有功,得世袭千户,赐宅著籍和州之西河村。”又载:“戴重少奇伟,方儿时,即嬉兵械,习行阵击刺法。”戴重先后拜江浦郑朝聘、江宁焦竑为师,能诗善文,博学多能,慷慨好义,成为明代诸生。崇祯十年(1639),他从南京归里途经香泉,想到少时游戏玩乐处,乃赋诗道:
春雨僧同卧,冬暄客又来。
黄花阴地菊,白首故人怀。
泉夜烹明月,地香漾古苔。
少年游戏处,废尽几亭台。
次年,戴重与兵部尚书鲁可藻(亦和州人)、文学家吴应箕(贵池人)、文学家侯方域(河南商丘人)、翰林院检讨方以智(桐城人)等数十人参加复社,并在《留都防乱公揭》上签名,弹劾阮大钺。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皇帝朱由检自缢,清定都北京。同年在南京,由凤阳总督马士英等拥立了福王朱由崧为帝。戴重为应天巡抚程世昌幕僚。私光元年(即清顺治元年、1654),戴重应岁贡廷试,擢举第一,授湖州府推官。但由于在试卷中抨击了马士英等权奸当政;又因拒绝马十英强索其祖传“沉泥砚”,故授湖州府推官,未到职被马挟怨改去廉州(今广西合浦县)。是年,戴重与十二人结“不敢忘社”,随后又与数十名志同道合者结“正社”。在举家随应天府巡抚程世昌去湖洲中途,闻知南京陷落,福王被虏,便赶到湖州后林村,与当地潘国策、严其陇等人策谋,招义勇两千多人,与长兴韩绎祖、太湖黄飞相呼应,决定中秋后五日举义反清复明。但举义不幸失败。湖州决战,戴重腹部中箭濒危。其长子戴本孝沉着机智救父出围,携家航江千里遁归和州。戴重不愿祸及乡籍,忍痛离开世栖多年的河村老家,遁迹枣林观一带山木之中。后削发为僧,栖息马鞍寺(址在今迢迢谷中),留有《至迢迢谷》诗曰:
豺虎纵横未解围,间关犹得返荆扉。
雨来晚间村多哭,月满秋风鸟不归。
聊复荷锄看豆落,敢曾沽酒问鸡肥。
良朋殄瘁自将老,欲就山林事转违。
随又将全家老小定居在鹰阿山中,由长子本孝带领耕种自食,过遗民生活。清顺治二年(1646),他得知许多反清战友都遭残害灭绝,便继含山反清战士张不二后绝食九日而死。终年45岁。死前,他挥笔写了传世的绝命诗十五章。乡人后来追谥他为文节先生。
戴重著有《历阳名僧传》一卷、《和阳开天记》一卷、《九九书》一卷,并有《河村文集》、《河村诗集》。清代史志大师章学诚评曰:“戴重诗文,对和州轶文逸事颇究心焉。”